阅读历史 |

第385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只要是在大河镇做生意的人,这两年来都赚了点钱,赚大钱的捐五十,赚小钱的捐二十,还有些单纯的打工人,基本上就是二两三两往外掏,当然也有穷一些的,这部分人也会象征性捐个几百文钱,不一会儿,捐赠箱里,就装满了银子和铜板。

赵铁柱让徐昆清点金额,最后总数是一千八百两银子。

他不由感慨万千,当初大河镇为了修建集市在村里集资,连凑齐一千两银子都难,全靠赵大婶子补齐,可这一次,他还没发力号召,赵大婶子也没参与,就募集了接近二千两银子。

大河镇的人,真的富起来了。

他感激的开口:“谢谢大家的慷慨解囊,大河镇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,一定会成为云省第一镇。”

这次会议共募集了一千八百两银子,村部经过讨论之后,由村里财务拿钱凑到了二千两银子,一齐送到了平安县魏县令手上。

这件事传开之后,王家墩也不甘示弱。

他们是第一个加入大河镇的村,如今大河镇要办大事,王家墩怎能袖手旁观。

于是,王里正召集全村人开会,会议主题和大河镇一样,就是为运河募集资金,原本这些村民还不太愿意,但王里正各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再加上被大河镇的富裕刺激到了,王家墩的村民也纷纷往外掏钱。

不过王家墩到底是穷一些,人口也少一些,全村募集的钱加起来也只有不到二百两银子。

这笔钱,被王里正虔诚的捧着送到了县衙。

有王家墩带头,周边的许多村落被迫开始募集资金,多则有一百多两,少则二十多两,不管多少,心意到了就行。

平安县魏县令感动的不知说什么是好。

当初他被发配到湖州一个偏僻的县城来当七品县令,他内心是不愿意的,有句话说得好,穷乡僻壤出刁民,他怕自己镇不住这些老百姓,他怕自己在这个位置上蹉跎几十年也得不到升迁……可现在,当这些百姓将自己苦苦攒下来的钱无偿送来县衙时,他就知道,是自己太狭隘了。

这里的老百姓虽然有自己的私心,平日里也有各种鸡毛蒜皮的案子发生,但是在面对大事时,他们能拧成一股绳,因为他们的力往一处使,所以,大河村才能变为大河镇,生活才能越来越好吧。

老百姓都能这么努力,那么,他也得行动起来。

哪怕是一两银子、一文钱,他都要努力募集,为平安县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。

平安县的募捐进行的如火如荼,以钱老爷子为首的商人也纷纷慷慨解囊,平安县、河口县、凤凰县、白云县……附近八个县的商人都拿出了自己的诚意,多则千两银子,少则百两银子,募集册上的数量越来越多。

“截至目前为止,平安县辖区所有村镇共捐赠五千两银子,钱老爷子捐赠八千两银子,曹老大捐赠六千两银子,王员外捐赠二千两银子,周掌柜捐赠一千两银子,李掌柜捐赠五百两银子……”言掌柜念着册子上的数据,“总计四万五千三百二十七两白银。”

程弯弯点头,第一二期的资金差不多就够了,主要是第三期的十万两银子,这是个棘手的事。

湖州境内的商人都被薅了一笔,再薅一笔的话就有些不够意思了……尤其是钱老和曹德福,这两人根本就不是平安县的人,完全是看在她的面子上才捐了这么多钱,纯纯两个大怨种。

而她自己虽然一直在赚钱,但同样也在花钱,尤其是储物空间升级耗费了大量的钱财,她的私库也不过是三四万两银子,就算是要填补这个窟窿,也远远不够,再则,她也没这么大方。

她的手指缓缓在桌子上点着,大脑却在飞速运转。

言掌柜站在边上,静静地等候她的吩咐。

他知道,恭人想出来的法子,永远不会叫人失望,他只需要去执行就可以了。

就在这时,赵县丞从门口走进来,笑呵呵的说道:“大河镇的新集市建成了,大山娘要不要去看一眼?”

程弯弯心口一动,立即起身跟着过去。

第一次招商大会

大河镇的集市原先只有一条街,后来扩建了一次,再后来改镇时,朝廷拨款再次扩建。

这一次扩建的铺子,都是那种很大很阔气的铺面,起步是三层楼,建在原来的集市边上,显得气势恢宏。

“这里一共是二十个铺面,都是用来做大生意。”赵县丞介绍道,“这家铺子可以用来做钱庄,这家适合开当铺,这里当镖局如何,还有这一家用来当茶馆也不错……”

大河镇既然要发展,就不能只是小打小闹的小生意,别的城池有的铺面,大河镇也必须都要有。

但有一个难题……

“咱们村没有人会经营钱庄当铺呀。”赵县丞摸了摸下巴,“大山娘你这么聪明,不如这些铺子就都交给你来打理吧,每个月给镇上出点租金就行。”

程弯弯汗颜:“叔高看我了,这些我还真不会。”

现代银行系统她都搞不懂,更别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